【颠倒黄白】奥巴马的科技兴国

奥巴马提出“科技兴国”,美国人数学太差实现不了。

责任编辑:蔡军剑 实习生 江维维

奥巴马提出“科技兴国”,美国人数学太差实现不了

奥巴马是近年美国总统里比较有文化也比较重视文化的,自三年前进白宫后,他一直在推动美国的科技教育。他在白宫多次接见获得科学奖的中学生。2011年6月,参观北卡罗来纳州一处科技园区时,奥巴马号召美国大学每年多毕业一万名工科生。他说:“中国和印度成批转轧(crank out,曲柄转一圈就掉下个产品)这类学位。他们的学生如饥似渴。因为他们知道,如果他们具备这些技能,他们就能找到好工作,他们就能创办公司,创建生意,创造财富。”

虽说美国目前经济衰退,高科技却是形势大好。“苹果”的平板电脑销售长红;“脸书”即将上市,或许要打破股票发行记录。硅谷所在的圣何塞与旧金山、奥克兰比邻,后两者都在闹“占领”,圣何塞却基本无事&mda

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

立即登录

网络编辑:方亚

欢迎分享、点赞与留言。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,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,否则即为侵权。

参与评论


精选评论 (50)


回复

2012-03-18

绝对的谎言,美国的真正数学研究比中国不知强了多少倍,就算清华数学系的学生,到了美国大学数学系也从来没考试考过第一;美国人差的是基础数学,因为他们认为计算机可以帮他们解决一切。

回复

2012-01-24

理科确实比文科难啊,高中分班学文的多数都是学理学不下去的。

回复

2012-01-05

虽然总听到别人说美国教育怎么怎么好,但数学作为科学的基础,重要程度不言而喻

回复

2011-12-30

我觉得跟死板的教学有一定的关系

2011-12-28

中国人在数学方面的天才,跟这个民族的语言和思维习惯有没有关系呢?

回复

2011-12-30

靠个性发展吧 人各有好

2011-12-29

美国人也不全是数学差。有些对数学有兴趣的人,他们长期的成就比我们中国人强很多。中国人数学都不差,但是有兴趣,学出成就的比国外还少

回复

2011-12-30

美国教育主要是参与意识强,独立思考的能力强。中国的教育是基本功强,各有特色。不过美国教育相对出成绩些,这个成绩不是考试成绩。 数学太差实现不了科技兴国,有点牵强。

回复

2011-12-29

美国人也不全是数学差。有些对数学有兴趣的人,他们长期的成就比我们中国人强很多。中国人数学都不差,但是有兴趣,学出成就的比国外还少

回复

2011-12-29

所以现在很多刚出来工作的都娇滴滴不能受挫折,中国出来的学生是这样,美国的也好不了多少,我觉得锻炼坚韧品质比学很多不喜欢的技能更重要。

回复

2011-12-29

厉害,真的无语了。

2011-12-26

1、童年的快乐是第一位的,任何人无权剥夺。为什么为了吃饭就得牺牲快乐?为了形而下的东西,不能牺牲形而上的东西,一切精神上的东西可能在有些人眼里都无法拿来当饭吃,比如自由、信仰、爱情。 2、寄生虫维持了生态的平衡,并且付出了被世俗蔑视的代价(这种代价普通人无法付出),子非鱼,你怎么就知道寄生虫快乐呢?谁也不是道德上的圣人,别拿道德说事儿,道德上的谴责总显得虚伪。 3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教育应该以培养兴趣为根本,只要有兴趣,别人眼中的辛苦可能就是他的幸福,累并快乐着,说的就是这个。 4、其实我们的老祖宗非常重视因材施教,摁着头皮学的东西,不能激发创造力,创新更是门都没有。

回复

2011-12-28

中国人在数学方面的天才,跟这个民族的语言和思维习惯有没有关系呢?

回复

2011-12-28

  到八十年代,六十年代民权运动时的激进学生开始进入领导岗位,他们改变了美国教育的目的——基本目标不再是传授知识,而是消灭 academic gap, 主要是黑人学生和白人学生间的学业差距。小布什“不让一个掉队”的教育法,也受其影响,特意规定了要考查每个学校里少数族裔学生、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和残疾(包括学习障碍)学生这三类学生的学业情况。平均而言,黑人学生词汇量较低,很多人讲黑式方言,口音都不一样。直接教拼音规则,他们或许例词都听不懂。西语裔学生有类似问题。让他们通过阅读自己理解,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。只是大规模实践结果是学生不但提炼不出拼音规则,而且阅读奇慢——因为他们不懂拼音规则。数学情况类似。

2011-12-27

哼,人类几千年文明的结晶,几岁大的娃娃要是能在启发下自己琢磨出来,咱们这只长红菜的欧亚草原也能种出欧美的五月花郁金香了。这帮美国佬真该把他们叫到一起好好论论难!

回复

2011-12-28

  呵呵,“一切以鼓励为主”,参加体育比赛每个学生都有小奖励之类,反正只能说好话。长大后就娇嫩嫩的没有半点面对挫折的勇气,发现理工课难一点就赶紧跳文科。   其实公式并不是注定遗忘的。中学里的公式,绝大部分的推导只需要五分钟。

2011-12-27

也不是全体拉平啦,不公布成绩有很大部分是因为隐私,学校怕惹麻烦啦,而且学校老师大多不能责骂甚至说学生不好,一切以鼓励为主,就算学生说的是烂主意,老师一般都鼓励他去试,天才的话当然能做很多别人做不了的。单大多数人也就一般般,但老师依然会鼓励。所以才会有很多美国学生以为自己很牛,很有自信,当然也存在太自信变自大的问题,而世界上很多问题也不是光自信就能解决的。所以美国人才想到要点真才实学来。而中国的问题是要应付八股高考,大部分学生浪费在注定遗忘的公式和背诵里。一方是太自由,漫无目的;一方是太功利,扼杀其他可能性。

回复

2011-12-27

哼,人类几千年文明的结晶,几岁大的娃娃要是能在启发下自己琢磨出来,咱们这只长红菜的欧亚草原也能种出欧美的五月花郁金香了。这帮美国佬真该把他们叫到一起好好论论难!

回复

2011-12-27

也不是全体拉平啦,不公布成绩有很大部分是因为隐私,学校怕惹麻烦啦,而且学校老师大多不能责骂甚至说学生不好,一切以鼓励为主,就算学生说的是烂主意,老师一般都鼓励他去试,天才的话当然能做很多别人做不了的。单大多数人也就一般般,但老师依然会鼓励。所以才会有很多美国学生以为自己很牛,很有自信,当然也存在太自信变自大的问题,而世界上很多问题也不是光自信就能解决的。所以美国人才想到要点真才实学来。而中国的问题是要应付八股高考,大部分学生浪费在注定遗忘的公式和背诵里。一方是太自由,漫无目的;一方是太功利,扼杀其他可能性。

回复

2011-12-27

  所以最重要的学校是党校嘛∶)。

2011-12-27

我们工科还是理科只爱考公务员

回复

2011-12-27

  欢迎回馈他们的看法∶)。

2011-12-25

推荐给我校的老师和孩子家长们看看。作者的观点,值得借鉴。

回复

2011-12-27

  美国高中跟大学一样,是选课制,没有我们中学里那种什么课都一起上的班。上数学的 honor class,只是说数学上的是“快课”。数学快课上的那些同学,上其他课是分开的。比如,有的会去上英文的 honor class,有的只是上普通英文课程。

2011-12-25

按程度分在数学“荣誉班”(honor class,相当于国内快班)--现在国内教改要求教育均等化,严禁分班. 目前国内的教育基本是这样:义务教育是为了考一个好高中,高中教育是为了考上好大学,大学教育选专业就是为了找份好工作,好工作就是稳定.体面.薪水高,工作就是为了升职发财.目的比较明确,只要达到目的,可以不择手段.表面看是教育体制问题,实则因为整个社会的急功近利.因为数学在应试教育的链条上不可或缺,才得到学生.学校和家长的普遍重视.这其实是孩子们的悲哀. 美国社会文化的包容和宽松,把国内的尖子生都吸引过去,再加上澧老师上面讲过的美国不乏高智商人才的原因,不需要每个孩子非把数学学好的强大压力,因此那里的孩子们很从容. 难道非得牺牲孩子们的快乐才能换来科技的发展吗?我看未必.

回复

2011-12-27

  至少,如果允许男人只干自己感兴趣的事,那我们现在还在非洲烂国。那些国家的男人,爱好跟猩社会的男猩差不多,日常只有两件事:一是扛着枪支巡视部落边界;二是干女人。所有的生产劳动和家务都是女人做的。女人从早到晚一天忙十几个小时,走在路上还要被男人拖进树丛强奸(或许按他们的习俗,并不算文明国家法律意义上的“强奸”)。

2011-12-25

很多时候,即便自己一直觉得自己对某一个专业方向感兴趣,真正开始学了也会发现,原来要学的专业课不是自己想的那么回事。 我大学本科学的是通信,结果大一还没啥,大二上来学校给学生上电磁场理论,电磁波在波导中的传播,还有傅立叶变换,听得大家是目瞪口呆,如果在米国,估计很多人该转专业喽。

回复

2011-12-27

  美国公立学校的教育目的才不是发现天才呢,而是全体拉平。同学间打听考试成绩,都是不允许的——当然,谁成绩好谁不好,其实孩子们心里都有数,哪门课的习题不会做,自会知道找谁问。   不过美国学区通常也设有“天才”学校,收高智商儿童。

2011-12-25

我觉得美国奉行的教育目的是发掘天才,只要有某方面特长就尽量发展特长,缺点是庸才只能去死,中国奉行的是标准化教育,就是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,个人特长很可能会因为应付其他不擅长的方面而很难发展。香港现在在尝试一个优才计划,就是学生经过学习能力、智商等方面的测试,优秀的学生就分到优才班,学习更符合他们特长的课程。一般的学生就走标准化路线,考大学或职业技能学校。效果还没有很显现出来,再过几年看看。

回复

2011-12-27

  启发式教育当然好,但到底什么是启发,这争论就大了。人类搞了几千年才搞出一套拼音字母(世界上所有的拼音字母都来自唯一一套原版),儿童能自发地发现辅音和元音吗?不强灌行不行?美国试验过了,很多州县至今还在试验:不教拼音规则,让孩子在阅读中自己发现。结果阅读能力大幅下降。后来小布什通过“不让一个掉队”教育法时,规定要按科学证明有效的方法教阅读——其实就是要求教拼音规则。美国很多学校的教师至今抗拒。   俺觉得拼音规则、乘法表等,就是要强灌的。从文字里读出什么内容来,心算乘法有什么诀窍,这是在与学生论难中可以引导启发的。

2011-12-24

大红朝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简直就是两个极端,一个是高效率但枯燥的填鸭,一个是有趣但慢腾腾的启发。不过俺觉得如果只从个人角度来说,如果有充分的选择自由,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文科的,即使对理工科感兴趣,很多人也要被各种推理、公式吓得退却。记得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,大家报的看法差不多都是“理科容易找工作”,因此能报理科的就报了理科。后来俺们理科班的一位数学老师还得意洋洋地说“你们报理科算是选对了,文科那三门课有什么学的啊,政治书上的都是哄人骗人的、历史书上的大部分是假的,剩一门地理有点真学问还没啥用处”。(俺当时还非常佩服这段话,直到后来发现自己快成了“文科盲”)但是选择归选择,后来很多人都明白了,自己已然踏上了一条不归路——理化生三门课让多少人头疼不已。 俺觉得,即便是从功利角度上讲,启发式的教育也是有很大优势的,因为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学的东西真正感兴趣,他就愿意为之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那么他会走得很远——热切期望而且有能力为该领域发现新知识,从而推动科学和技术的进步。而抱着为了容易找工作的同学,在大学结束后觉得好不容易逃离了苦海,恨不得马上找个养老性质的工作,不用做“费脑子”的事、拿个差不多的工资。当然对他们而言这没什么可指责的,因为大家的受教育被动学习过程简直就是一部苦难史。可是,俺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,就显得如此疲惫,本该是努力探索、好好拼搏的年纪啊!